著作
|
一、專書及期刊
2015年11月 藝術作品的文本與脈絡:文明化過程理論視角裡的莫札特、委拉茲蓋茲、華鐸。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新論(ISBN:9789863071068),Taipei, Taiwan:唐山出版社。
2010 〈傳播文本中的兒童與再現〉,收錄於《研究兒童與兒童研究:從方法論到實際的田野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出版
2009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不同軌跡的發展〉收錄於《全球金融大海嘯下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變動中的亞太國家機關、市場經濟與全球金融的發展關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兒童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第十章 文明化的過程:兒童的教化 以及 第十章附錄 《論德意志人》在伊里亞斯作品中的地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出版。
2008 《從「教育高峰會」觀察德國當前教育變革》,教育資料集刊,40輯,「各國教育變革與發展」。
2005 從文明化過程理論觀點論世界社會(Die Weltgesellschaft in der Perspektive der Zivilisationstheorie)德國菲利浦馬堡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德國柏林學術出版社(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Berlin)出版。
二、學術會議論文
2017, Nov. Civilizing the Network or De-Civilizing through the Network? Som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Sociofluenza . 2017年台灣社會學年會, 輔仁大學.
2017, Nov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Bildung. Towards an Approach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of Education.[教化、教育、教養――邁向一個知識社會學與教育社會學取向之研究] . 2017年台灣社會學年會,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2017年10月 何如界之──关于艺术社会学空间想象的一些想法。2017年海峡两岸社会与文化理论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017年05月 何如界之──論藝術社會學空間想像的邊界。第四屆藝術社會學研討會:「藝術界‧限」,東海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016年05月 懷舊、憂鬱與浪漫——一個(跨)時代審美觀的建立及其脈絡。第三屆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2015年11月「小確幸」的知識社會學考察 (A SociologicalExploration of "little but certain happiness")。2015台灣社會學年會,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2015, May Sociological and Visual Culture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Cinematic Narrative in the trilogies in the Taiwanese Cinema.第三屆藝術社會學研討會:藝術理論與社會,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2014年05月 藝術作品的文本與脈絡——文明化過程理論視角裡的華鐸、莫札特、委拉茲蓋茲。2014藝術社會學研討會:作品社會學如何可能,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2011 “Netwoking the Social. For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Social-software-based Network”,(2011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研究新世代」)2011年12月10日,台灣大學
2010 “Problematization of Integration of Migration in the Global Age. A Case Study on the German Exampl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gration, Identity, and Social Cohesion in Europe at Academia Sinica, 2010年12月16日,中央研究院歐美所
2010 “Representation and Salvation. Taiwan as Cinematic Space in Films since 2000 and its Possible Typolog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Panel “In Between – Searching for Self in Taiwan Cinema” (之間:台灣電影中的自我追尋)at the 2010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Taiwanese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The Next Taiwan Society ?”,(2010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預見下一個台灣社會」)2010年12月5日,輔仁大學
2010 “穿越「穿越」的迷宮──「山寨版」的歷史文字與民族心態”,發表於「文本.影像.慾望:跨國大眾文化表象」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99年度頂尖計畫),2010年11月27日,政治大學
2010 “五都格局下南台灣區域治理的新貌與難題”,發表於「第二屆發展研究年會」,2010年11月20、21,台灣大學。(較早版本為 “五都治理與社會發展”,發表於「2010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15、16日,屏東教育大學
2010 “男孩與男人──台灣電影中的男性成長敘事”,發表於「台灣女性學學會2010 年度研討會」(性別研究的轉向:男性/男孩研究的發展與台灣社會的接軌),2010年10月2日,屏東教育大學
2010 “文明化過程理論與方法論關係主義”,發表於第七次臺灣社會理論工作坊研討會(東華大學社會發展學系主辦),2010年4月17日,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2010 “運動的視覺化──文明化理論之運動社會學的一項新議題(Visualization of sport. For an extension of the figurational sociology of sport. )”,發表於2010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2010年1月9、10日,成功大學
2009 “Cinematic Narrative and the National Image. For a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Cape No. 7 and other Cinematic Representations”,發表於2009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全球效應與地方反應:社會學新興議題與挑戰,2009年11月28、29日,東吳大學
2009 “Representation: a word mediating two fields”,發表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第六次臺灣社會理論研討會,社會理論中的藝術──社會中的藝術與藝術中的社會,2009年10月2日,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
2009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不同軌跡的經濟」,發表於【全球金融大海嘯下的東亞新課題與新思維】「變動中的國家機關、市場經濟與全球金融的發展關係」研討會,2009年05月13日,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雲平大樓五樓社會科學院。
2009 Regionalism and Transnationalism: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urope and Asia,發表2009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2009年4月24日至25日,實踐大學高雄城區教學中心。
2009 「影像語言的敘事結構分析--以文學作品改編電影中的「節奏」為例」,發表於2009文學與電影學術研討會,2009年3月21日,屏東教育大學中文學系。
2009 「形態概念的變與常」,發表於第四次台灣社會理論工作坊研討會,西方社會理論的構造vs.台灣理論觀點的生成(The Architecture of Western Social Theory vs. The Emergence of Taiwanese Perspectives),2009年1月9、10日,佛光大學社會系。
2008 “Towards an outline of a figuration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age”,發表於第四屆「社會理論與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主題:教育社會學研究新的切入點。2008年11月12日,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2008 “Civilising or De-Civilising the Children in the Global Age “,發表於第二屆教育與文化論壇,「童年/社會/日常生活:兒童學的整合與在地性的轉向」,2008年5月9、10日,屏東教育大學幼教系。
2008 “Civilising or De-Civilising the Children in the Global Age “, Paper Presented to the 38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Budapest, 26-30, June, 2005, at “Civilising and Decivilising Processes, Session III. Today”, 29. June.
2008 “Session Convener’s Introductory Speech“, Presented to the 38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Budapest, 26-30, June, 2008, for the Session “Comparative Area Study between Localities and Contextualities: Cases from Europe and Asia”, 27. June.
2007 「遷移與整合-歐洲與東南亞的比較」,發表於「2007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2007 年4 月26、27 日,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國貿系暨東亞研究中心。
2006 「何謂『區域』──空間與發展角度的觀察」,發表於第二屆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18日,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2005 「移民.國家.全球化 ── 從德國新移民法談起」,發表於第二屆「跨界流離」學術研討會 ── 公民身份、認同與反抗。2005年12月10日至11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2005 「『多元現代性』研究及其於台灣社會之應用」,發表於2005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本屆年會主題:「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的反思」,台灣社會學會及台北大學合辦。
2005 “The World Socie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zing Process Theor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3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Stockholm, 5-9, July, 2005, at “New Directions in Figurational Sociology. Session C”, 9. July.
2005 „Global Modernities 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Overlapping between Societies “, Paper Presented to the 3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Stockholm, 5-9, July, 2005, at “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Studies in the Glocalized World. Session A”, 8. July.
2005 “Global Modernity and Local Life-Worl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sing Process Theory. Taiwanese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3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Stockholm, 5-9, July, 2005, at “Global Modernity, Civilisations and Local Life-Worlds, Session B”, 7. July.
2005 „Overlapping and Modelling. New Concepts for the Modernity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to the 3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Stockholm, 5-9, July, 2005, at “Modernity or Modernities: Should we speak of Modernity in the Plural? Session A”, 6. July.
三、翻譯
2005 《社會學家的退卻》,Norbert Elias 著,張義東譯。蘇國勛,劉小楓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會理論文選I ─ 社會理論的開端和終結》,上海:上海三聨書店。
|